不得不先开门见山强调一下,这是我目前为止听过最特别、最物超所值的耳机了!老实说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华硕音效类的产品,虽然我知道华硕的电声团队很厉害,但我觉得可能会因为近年来发展往电竞靠拢,「纯音乐」二声道的发展可能就没那么重视,但关于这点我的想法错了。
世界首款採用静电与钕磁铁双单体架构的电竞耳麦 这次会想借测华硕ROG Theta Electret 的动机是,产品非常罕见的搭载双单体架构,由负责高音的静电与负责中低音钕磁铁,来完美传递极度逼真(还原)音效与音乐。规格上很完美,但音响类的产品就是要耳听为凭,因此实际测试是必要的(兴趣使然拉)。
产品特色介绍
首款磁动双单体电竞耳麦 採Hi-Fi 等级高音质镀银铜线 採特别调教的独立麦克风可在游戏中可提供清晰的通话音质 採用金属外壳与耳机支架,长时间使用时可提供更佳的散热与耐用性 富有两款不同材质与特性的耳罩,均採反 D 型设计提供舒适配戴感
ROG Theta Electret VS ROG Theta 7.1 ROG Theta Electret 其实是ROG Theta 7.1的挛生兄弟,外观上非常相似,但诉求着族群稍有不同,虽然都是标榜电竞耳机,但 ROG Theta Electret 不像 ROG Theta 7.1 是採用7.1声道设计,且需要外接二耳扩大机才能得到最佳、最震撼的发烧音效感受!ROG Theta 7.1 採USB-A端子与电脑接驳,系统内建 DAC 与 RGB 灯效设计。而 ROG Theta Electret 则是最单纯的类比线路设计,採 3.5mm jack 与各式音效输出装置接驳。
简单来说,ROG Theta 7.1 适合追求剧院环绕效果的游戏玩家,而 Theta Electre 则是适合追求高音质的发烧或爱乐者!
图 / 这次华硕也顺便提供ROG Throne 耳机立架给我们一起评测,老样子,先由开箱照片来引导大家认识这款音质无敌发烧的电竞耳麦吧~
开箱
图 / 产品採用彩盒包装设计,正面有清楚的产品外观与名称,外型设计同 ROG Theta 7.1 具 iF 设计大奖,音质部分则是有Hi-Res Audio 高音质认证背书。
图 / 彩盒背面有非常清楚的产品特色介绍,包含像是单体与麦克风设计、舒适的耳罩介绍,以及 3.5mm 耳麦讯号线的材质说明。关于这些特色我们稍后再做详细的介绍~
图 / 取出彩盒的袖套赫然发现,原来产品的包装设计相当特别,採不对衬式对开设计
图 / 将将~耳机的固定摆放方式相当特别啊!
图 / 不得不佩服华硕的巧思,这边有串欢迎介绍并指出这款耳机也经过许多游戏玩家的测试而完成的喔~
这边我稍微分享一下耳机设计的经验;过去我在业界时也参与设计不少款耳机与音响产品,实务上每家公司的"电声"工程师与 PM 对于音色的决定方式都不同,小公司通常只由少数人来决定声音走向(例如偏好低音强劲或古典乐好听或人声悦耳..,若都要均衡的化依定会有所取捨),因此品牌也多半决定了这家产品的声音属性(特色)。如果是年纪较大只爱听古典乐、西洋老歌的人来调音,绝对和年轻喜欢听喜哈、玩游戏所调出来的音域走向不同。
而华硕这款耳机因为属于电竞系列,因此特别让游戏玩家一起来体验回馈耳机聆听的意见,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得到最能满足多数游戏玩家的音质,而不会变成可能只满足少数族群偏爱的音质调性。
图 / 取下耳机后可以发现耳机预先安装上去的耳罩为人造蛋白亲肤式材质皮革,舒适性相当高,也是多数高阶头戴式耳机所选用的材质,华硕设计让它轻薄且柔软,最适合外出时享受游戏。
人造蛋白亲肤式材质唯一的缺点就是使用多年后就会脆化,好在华硕这款耳机可以随时拆换耳罩,因此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再说也可共用ROG Theta 7.1,你不会孤独^^” )
图 / 包装盒内除了有耳机之外,还有图做的耳麦转接线,以及麦克风与另外一组耳罩。
图 / 额外附赠的这组 ROG Hybrid 耳罩可降低佩戴眼镜者感受到的压力,提供更高的舒适度。它是由内外侧散热纤维蛋白质皮革加上快速散热透气网状纤维(与脸颊接触面),与另外款相比较为厚实且加入更多快速散热纤维,以提供更高的舒适度,因此最适合进行长时间的游戏。图下方为可拆卸式麦克风,有需要使用再装上即可。
图 / 耳机可以调整多段头戴高度;大家可以看到耳壳上方还有可以散热用的孔洞(关于这点稍后会再介绍)
图 / 头戴区域还有舒适透气的散热纤维材质棉垫
图 / 耳机採铝合金外壳与支架设计,提升散热效果及耐用性
图 / 可调整长度的钢片还有 ROG 的马雅风格图纹设计,相当精緻用心!
图 / 钢片另外一侧有多段固定式设计;耳机两侧都有 L 与 R 来标示配戴方向
图 / 耳机线虽然不能拆卸,但是华硕提供的是相当优异的镀银铜线藉此提供清晰的发烧音质。华硕对此材质的说法是,可通过较大的音场和出色的再现效果来改善音质清晰度。 与其他类型的音源线相比,镀银铜线具有最小的能量损耗,且保留原始材料的高频範围,提供最佳的音质表现。
以我对于线材的认知是,铜线适合用来传递中低频段(量感与低频较多),而银线则是用来传递高音延伸性较高(清脆悦耳);过去还曾流行"铁氟龙度银线用来当讯号线。
图 / 150mm的线材为编织尼布材质设计,而 3.5mm jack 有镀金抗氧化设计。老实说,我希望下次华硕能够让讯号线可以拆换,可玩性会较高,也能避免万一线材损毁。
以上就是简单的 ROG Theta Electret 电竞耳机开箱介绍,更详细的特色稍后再补充,现在先来开箱 ROG Throne QI !
ROG Throne QI
ROG Throne QI 真的是一款相当棒的产品,因为它除了可以当作头戴式耳机的收纳支架使用之外,还内建 ESS DAC 及耳机扩大器,甚至还有超便利的 Qi 无线充电与 USB HUB 功能,并且具备Aura Sync 的 RGB 灯效,和你的华硕电竞产品一起闪亮亮~
ROG Throne Qi 特色介绍 配备无线充电、7.1 环绕音效、双 USB 3.1 连接埠及 Aura Sync 快速高效的 Qi 无线充电技术,可对应最大10W 可自订 18 个 RGB 灯效区域,并与其他 Aura Sync 产品同步 内建 ESS ES9118 DAC 及扩大器,呈现出动人音乐与逼真游戏音效 支援 2 个 USB 3.1 连接埠 (1.5A),可为装置充电或连接电竞配备 Armoury II 软体具备丰富的音效及灯效控制选项,创造独一无二的游戏体验 顶部挂勾採优化弧形设计,可使耳机稳定并防止晃动
图 / 将 ROG Theta Electret 电竞耳机放置在 ROG Throne Qi 上实在是相当搭衬啊~
图 / 产品顶部挂勾採优化弧形设计,可使耳机稳定并防止晃动,且设计的相当优美~
图 / 背后有DC IN 与 micro-B 的USB 输入接孔
图 / 左侧有两组 USB3.1 Gen1 Type-A 可接驳 USB 设备或做充电用
图 / 与支援华硕 Aura Sync 的主机板就能对应同步 RGB 灯效
图 / 透过USB Cable 与 AURA 软体就可以侦测到 ROG Throne Qi 并做灯效上的设定
图 / 产品底部为RGB灯效发光区域,右前方有3.5mm耳机接孔
耳机单体介绍
刚刚为大家介绍了这么多东西,其实本文最大的重点技术在这边;ROG Theta Electret 是世界首款採用静电与钕磁铁双单体架构的电竞耳麦,这里面的设计颇有学问,这边我们不多深入探讨,因为这会长篇大论,我只能说市面上有些静电式单体耳机相当发烧,但不但都相当昂贵,甚至还要搭配专属的耳机扩大机,真的是一个无敌的钱坑。那么华硕是怎么设计这款耳机呢?
图 / 参考上图,左上方型就是静电式单体 (Electret Driver),而模糊的那颗则是 45 mm 的钕磁动单体( Neodymium magnet Driver)。华硕官方并没有透露太多关于这颗静电式单体的资讯,不过单体的频谱图可以从下方得知,可以在 7,5KHz 以上的频段拥有极佳的表现。
图 / 藉由两颗不同特性的单体搭配,造就这只耳机最完美的 20Hz–40KHz 频率响应表现。
至于华硕这颗静电式单体式怎么发出声音与运作的呢?大家可以参考下图,有个极薄的导电膜片会随着电压来发出振动进而产生细腻的高音
虽然静电式单体有很好的高音延展表现,但是要嘛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不然就是要透过如刚刚照片中的静电单体下方电路板来作为驱动静电单体的推动能量,笔者猜测是有做昇压的线路在里面,因此可以藉由 3.5 mm 讯号线直接提供电力驱动单体。由于没有拆卸下耳机而无法确认,但有一点很明确的是,这样设计的耳机绝对需要耳扩才能够得到最佳音质表现。光是一般的双单体或多单体耳机就需要耳扩来协助了,更何况是静电式单体在里面呢!
也因此,华硕建议可搭配自家的 ASUS Essence 耳机扩大机,或是同价位或更高阶的 3Vrms /150 ohms 耳扩来配合使用(一般高阶头戴式耳机阻抗约为 32 ~64Ohms)。
如果你对这款耳机的腔体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参考下图,华硕研发团队可不适随便将单体塞进去而已,而是完美的设计内部”音箱”空间,进而得到最佳的音质表现!
图 / ROG Theta Electret 单体与腔体结构设计
实测
这次我试了很多种音乐播放装置,透过 ROG Throne Qi 与电脑接驳,以及透过两款等级不一样的耳扩 + DAC 产品与电脑与手机接驳,发现每种方式所得到的音质差异都很明显。而这代表一件事情,这款耳机的音质相当好,潜力无穷,因此从最”不发烧”到最”发烧”的器材接驳方式都能明显听出音质表现上的差异。当然,我不只测试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还有观赏各类型电影与畅玩游戏,心得只有这两种 – 爽与感动!
搭配器材清单
讯源: 桌上型电脑 / ASUS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主机板 Apple iPad 7 th Sony Xperia 1 Mark II
DAC + 耳扩 : ROG Throne Qi Chord Mojo Chord Hugo 2
首先直接将耳机接驳苹果iPad平板来看由 Apple TV+ 平台推出的「怒海战舰」;这部电影非常棒,在音效部分有如同「猎杀U571」猛丢深水炸弹的水爆破震撼,此外剧情非常紧凑与紧张,并且有多段物品掉落的音效可以注意。直接以耳机接驳 iPad 发现中高音表现十分不错,高音清脆细腻,人声对话音场让我觉得深(溶)入其境;不过低频表现较为平淡没有冲击感。
紧接着也测试了其他电影,发现若是一般剧情片直接用此耳机很OK,若有爆破场景就会嫌低频量感不够过瘾。观赏音乐类的影片则是非常棒,完美的将乐器的高中低频还原到耳朵里,层次与细节满满,人声十分悦耳。聆听古典乐也是同样的效果,非常的棒!但是聆听低音较多的流行乐时,对于平常习惯低频"砰砰叫"的人就肯定觉得不够"爽"。
这点先打住补充说明一下为何会有这种情形;还记得刚刚提到过华硕建议需要搭配耳扩产品吗?因此,我们来试试接驳耳扩之后会有甚么改变吧!
首先改用 ROG Throne Qi 与电脑作为中介,发现低频动态效果方面大为提升,原本较为平淡的低频浮现出来了,这才是半密闭式头戴式该有的表现啊!而且聆听音乐的细节较为丰富,不过由于每片主机板的音效晶片水準不一,有的还有耳扩功能,这点老实说 ROG Throne Qi 不一定可以提供比主机板更好的表现,需要比较一下;但是接线与摆放绝对会方便许多!
图 / 改用 ROG Throne Qi 与电脑作为中介,发现低频动态效果方面大为提升!
接着将 ROG Throne Qi 换成由 CHORD所推出的随身 DAC+耳扩产品 – Mogo,马上发现低频量感喷发出来,而且高音更为清脆且继续向上延伸,整体来说就是因为推力大幅增加了,聆听各种音效或音乐时可以明显感受到瞬间的爆发力十足(动态)。就如同你将较难驱动的喇叭改接驳推力(瓦特数)更大的扩大机一样,原本因为推力受限的频段得以延展出来,而不是听不到。
例如聆听钢琴乐,原本不清晰的泛音不但听到了,轮廓也很明显。而枪林弹雨的音效速度感非常快,爆破后的气流感会久留而不是马上消失。
图 / CHORD所推出的Mojo相当受耳机玩家欢迎,因为 C/P值超高(网路售价$16800),并承袭CHORD自家高阶耳扩DAC的许多功能与优点。产品支援 32bit/768kHz、DSD 的音乐档案!
为了试探这只耳机的极限,我换上了 CHORD所推出的最高阶 DAC+耳扩产品 – Hugo 2,听听看改用这么顶级(售价约七万)的产品,耳机聆听音乐是否有提升的空间。
Wow,答案是肯定的,没想到换上去之后,刚刚所描述的各频段还是有明显的提升,音值更加细腻、声音分离度更高。你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驾驶大cc数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时数破120公里后还是能轻鬆自在的驾驭一般的快感。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快或慢节奏,或是瞬间大动态的音场变化,你都可以清楚地听到音乐的细节以及震撼感!
图 / 无论是 Hugo2 或是 Mojo 都可以与支援USB OTG的手机播放音乐,相当便利!!
例如突如其来个爆破与子弹,或是突然敲下的大鼓或铜钹,犹如在你面前发出声响。无论是观赏电影或是聆听交响乐,抑或是畅玩像是 Marvel 的 AVENGERS 游戏,真的是过瘾极了!对于音响迷来说,可以不用担心音响开太大声而被邻居抗议,因为你可以藉由这套耳机设备来得到一样的音响效果。当然,耳机的音场和喇叭是不一样的,不过细节方面还是耳机佔了上风。
图 / Marvel 的 AVENGERS 游戏音效相当讚,不过游戏相当吃效能,设备不够非常容易直接死当(也可能是因为BETA版导致)
大家知道最近 KKBOX 推出了 推出 Hi-Fi 无损音质服务吗?线上串流採用 16 bit/ 44.1 kHz 或 16 bit/ 48 kHz 取样率的 FLAC 音档格式,能重现原音细腻音质、提升听觉享受。不过目前该服务只提供 Android 用户,iPhone 与 PC 用户还得等一等。而说到无损或是各种高音质音乐档案格式,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曾比较过与MP3或是标準 CD 44.1K / 16bit音质上的差异呢?其实是很明显的,而且一当您的音响设备越高级,越能听出细节上的差异。
这次我们也测试体验了 KKBOX 的无损服务音质差异,发现是蛮明显的。以 Sony Xperia 1 Mark II 执行 KKBOX ,挑选播放具有无损的歌曲,以 Hugo2 接驳手机与 ROG Theta Electret ,聆听Beyonce 的 Partition ,那低频落下与她浑厚的唱腔真的是过瘾极了!但如果没有好的耳机就算音质再优异,聆听的体验就会打了折扣。但相反的,播放高音质音乐可以得到更好的音质,犹如器材提升的乐趣。总之,器材的购买须要量力而为,而音乐软体的提升,则是花小钱就能得到(选择)的(不要再听mp3音乐档拉!)。
图 / 我有颇多高音质数位音乐档,以 ROG Theta Electret 搭配 Hugo2 聆听高音质与一般音质的古典乐发现音乐细腻度有明显的提升!
图 / ROG Theta Electret 产品规格表
使用心得总结
其实我手上的耳机有好几款,但是就如同玩家们的共同心得一样,你总是会留下几款独具特色或声音走向的几款,只有一副头戴式绝对是不够的!ROG Theta Electret 需要搭配好的耳扩方能展现出最完美的音质表现,就如同好的喇叭需要好的扩大机来伺候,另外你也要有好的讯源或播放器(如高音质线上串流与 384K以上高音质音乐档)来聆听才过瘾。ROG Theta Electret 是个很称职的店竞耳麦,因为所有音效细节你都能听得见,玩起 Game 来十分过瘾!
ROG Theta Electret 更是观赏电影的好帮手,让大家深入其境融入电影场景里(当然你还需要有个好的萤幕);无论是经典的抢救雷恩大兵,或是决战中途岛以及今年上映的1917(强烈推荐),都可以感受到电影里面紧张的氛围,以及枪林弹雨和各种爆破震撼音效如临现场。ROG Theta Electret 更是 Hi-Fi 玩家值得尝试的好耳机,它可以帮你用最经济的方式打造出完美的极高音与不错的中低音频段,聆听各种音乐除了悦耳还能得到满满的感动。所以我说它可以让大家鸡皮疙瘩掉满地,无论是你喜欢的哪一位流行歌手或歌剧与乐手、哪位你最爱的音乐演奏家,你都可以藉由 ROG Theta Electret 的无懈可击音质表现,获得满满的音乐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