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们介绍了 ZOTAC RTX 3060Ti Twin Edge OC 的显卡,其双风扇且短卡的设计,以及便宜的价格,算是得到了许多不管是想要在 ITX 小机壳中组装,或是在显卡预算方面较低的用户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这回在定位相对低一些的 RTX 3060 上,ZOTAC 当然也有 Twin Edge OC 系列的产品线,而外观方面则是与 RTX 3060Ti 版本大致一样,定位方面算是主打 1080p 游戏开启光追、取捨特效的状态下藉由 DLSS 顺跑的效能,主打中阶卡市场的定位相信能够成为目前普遍玩家在整机 25K 至 30K 预算下的显卡首选。
产品规格一览 :
产品名称:ZOTAC GeForce RTX 3060 Twin Edge OC
产品型号:36ISL6MD1VDD
绘图核心:NVIDIA GeForce RTX 3060
汇流排规格:PCI Express 4.0 x16
GPU 时脉:Boost Clock 1807 MHz、Base Clock 1320 MHz
CUDA 核心数:3584
显示记忆体规格:GDDR6 12GB
显示记忆体速度:14 Gbps
显示记忆体介面:192-bit
输出介面:1 x HDMI 2.1、3 x Display Port 1.4a
多显示器支援:四画面输出
电源:8-pin x1
电源供应器建议:550W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开箱 : 小体积、双风扇、平民版本的 3060
外包装上,一样维持着 ZOTAC 经典的黄色与黑色的配置,以及索泰的 Logo,这回这张 3060 的显卡拥有高达 12GB 的 GDDR6 显示记忆体,这意味着纵使是中阶显卡,运行显示记忆体容量要求较高的游戏一样也没有问题,背面则是该显卡的特色、规格与技术。
↑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包装外盒。
↑ 包装背面标注一些产品规格与特色。
外观特色的部分,本体上採用灰黑色的散热器,而外观方面也没有任何 RGB LED 灯光,毕竟考虑到产品的定位与 ZOTAC 的设计风格,没有灯光其实也算是正常,风扇则是两枚一样大小的设计,散热器厚度佔据到约刚好 2 槽,如果有安插多张介面卡的用户也比较不用担心干涉问题,显卡上方也打有 ZOTAC Gaming 的字样与 GEFORCE RTX 的信仰文字。
↑ 显卡外观特写。
↑ 显卡侧边,ZOTAC Gaming 字样虽然看起来是可透光的材质设计,但实际上并没有灯效。
↑ 风扇特写,这回并没有设计成 \"大小眼\" 的两种不同尺寸的风扇设计,两枚风扇规格相同,仅差在上方的 Logo 铭牌不同。
↑ 强化背板採灰黑色风格搭配灰白色字样与 Logo,并且以金属材质打造,加强整体散热效果。
显示输出后 I/O 则是一个 HDMI 2.1 与三个 DP 1.4a,供电接口则是使用一个 PCI-E 6+2 Pin。
↑ 显示输出后 I/O。
↑ 显卡採用单 PCI-E 6+2 Pin 外接供电。
配件包含说明书、保固卡、GET AMPLIFIED 欢迎介绍卡,以及驱动程式的下载提示,这回就没有附上已经相对过时的光碟了。
↑ 配件一览,这些东西都被用着一个有反光光泽的袋子装着。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开箱 : 可靠的用料、带来稳定的使用体验
我们实际拆解这张显卡,并分析里面的用料情况,我们将散热器移除,以进一步分析该显卡上的用料与电路等细节。
ZOTAC GeForce RTX 3060 Twin Edge OC 在散热器设计方面,本身具备 4 根铜质镀镍的热导管、接触 GPU 的部分採用大面积的铜底镀镍设计。并且在主要的供电 MOSFET 与 VRAM 显示记忆体颗粒也都贴有导热胶与显卡本体散热鳍片接触,同时兼顾各项元件的散热。
↑ 显卡拆解图片一览。
↑ 散热器特写一览,可以看到 4 根热导管贯穿鳍片的部分。
↑ 核心接触採用大面积铜镀镍底材质。
↑ 外接的 PCI-E 6+2 Pin 接口位于 PCB 尾端,在整张显卡上则是位于上方中靠右侧,后方还具有 +12V 输入电感,初步针对输入电力做初步的滤波。
↑ PCB 正反面一览。
↑ GPU 晶片採用 GA106-300-A1 型号的核心。
显示记忆体则是採用 6 颗 Samsung K4ZAF325BM-HC16 GDDR6 颗粒组成,每颗容量 2GB,总共 12GB。
↑ Samsung K4ZAF325BM-HC16 GDDR6 颗粒特写。
显卡供电方面,在 GPU 与 VRAM 的部分採用 5+2 / 1 相的供电设计,GPU NVDD PWM 控制器总共採用 1 枚 uPI UP9512R 进行控制,控制器支持 NVIDIA Open VReg Type 4i/Type 8 + PWMVID 标準,单颗最高可支援 8 相控制。
其中 GPU NVDD 的供电部分为 5 组,每组一相并採用了整合上下桥与 Gate Driver 的 Alpha & Omega AOZ5311NQI (BLN0) DrMOS 一枚,并于前方与后方分别串接 560 / 330、1200µF 的前后端输入输出滤波固态电容。
VRAM 的部分同时在主要 FBVDDQ/VDD 为 2 相,PWM 控制器与 Gate Driver 採用 uPI UP1666Q 整合型 IC,每相晶体採用单枚整合上下桥的 Sinopower SM7341EH 配置,并同样也是于前方与后方分别串接 100、1200µF 的前后端输入输出滤波固态电容与电感,另外 VRAM VPP 则是 1 相供电位于左下方,由单枚 GStek GS9216 的 Step Down Converter IC 元件提供。
↑ 相关供电与元件布局一览。
↑ 元件特写,其中 uPI UP9512R 与 UP1666Q 位于 PCB 背面。
↑ 在 GPU 背面也安排了 4 枚 Panasonic 470µF SP-Cap。
本卡同时具备一枚 uPI uS5650Q 4 通道电压与上桥电流分流器的监控晶片,负责计算显卡的消耗功率资讯。
↑ uPI uS5650Q。
储存 BIOS/UEFI 资讯的 SPI Flash 採用 ISSI IS25WP016 8Mb NOR FLASH。
↑ ISSI IS25WP016。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效能测试 : 主流游戏的最佳性价比
效能测试方面,本次搭配 AMD Ryzen 9 5950X CPU 进行测试,测试涵盖 3DMark、Unigine 系列,以及几款游戏 Benchmark / 实际游玩表现。
测试平台 :
处理器:AMD Ryzen 9 5950X
CPU 散热器:Corsair iCUE H100i RGB PRO XT 240mm 一体式水冷
主机板:ASUS TUF GAMING X570-PLUS (WI-FI)
记忆体:TEAM T-Force XTREEM ARGB DDR4 3600 8Gx2 C14
显示卡:ZOTAC GeForce RTX 3060 Twin Edge OC
系统碟:Seagate FireCuda 520 M.2 PCI-E 2T SSD
电源供应器:Seasonic 80 Plus Platinum SS-1000XP 1000W
作业系统:Windows 10 Workstation Pro 20H1 64bit
GPU-Z 截图,可以看到 RTX 3060 的详细资讯。採用 Ampere 架构的 GA106 核心晶片、製程为 8 nm,Cuda 核心数量为 3584 个,显示记忆体则为三星 GDDR6 256-Bit 12288 MB。在时脉方面,预设核心时脉为 1320 MHz、Boost 时脉可达 1807 MHz、记忆体时脉为 1875 MHz。
↑ GPU-Z 截图,RTX 3060 最高可以支援到 PCIe x16 4.0 的规格。
DXVA Checker 判读结果,最高支持到 AV1、HEVC、VP9 VLD 等级的 8K 解析度影片硬解,在中阶显卡上硬解能力一样给予优越的支援度。
↑ DXVA Checker 判读结果。
首先我们先测试业界最标準的跑分软体 UL 3Dmark 系列,这个项目我们将测试 Fire Strike 与 Time Spy 两个类别。Fire Strike 以目前还是比较常见的 DX11 API 为基础做为测试,一般的 Fire Strike 解析度为 1080p,Extreme 则是 1440p。另外 Ulrta 就是 4K 级别的测试,主要针对多 GPU 的平台,Time Spy 则是採用 DX12 API 来进行。
↑ Fire Strike 项目获得 21039 分、Fire Strike Extreme 10206 分、Fire Strike Ultra 则获得 5254 分。
↑ Time Spy 项目测试分数为 9161,Time Spy Extreme 则是 4427。
↑ Port Royal 项目测试分数为 5030。
3DMark 同时也有着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的测试项目,我们这回测试 4K (2160p) 的解析度,测试项目包含 DLSS 1、DLSS 2 Performance、DLSS 2 Quality,并比较关闭与开启的效能差异。
↑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项目,浅绿色为关闭,深绿色为开启。
Unigine 项目方面主要测试使用 Unigine 引擎所带来的性能基準测试。在 2009 年 Unigine Heaven 推出的时候由于其极致的 DX11 曲面细分 (tessellation) 特效,使得在遥远的当年最高阶的卡王都难以顺畅运行。另外 Unigine 2 SIM 引擎则是更加加强仿真方面的应用。
Unigine 2 SIM 是市面上极少数支持双精度 64-bit 的引擎。就已经自带光影追蹤 Unique SSRTGI (Screen-Space Ray-Traced Global Illumination) dynamic lighting technology 的效果,因此这方面并未动用 RTX 系列的光追硬体线路与相关的 API/SDK 来实现。仅是利用 DirectX、OpenGL 中既有的 API 与额外的数学运算来实现。
↑ Unigine 相关测试,Heaven 获得平均 132.6 FPS、Valley 108.7 FPS、Superposition 37.96 FPS。
在游戏测试方面,这次我们选用了几款游戏,包含对效能相对要求较低的电竞游戏与对特效要求较高的一些大作,包括《CyberPunk 2077》、《绝地求生 (PUBG) 》、《战地风云 5》多人连线、《刺客教条:奥德赛》、《FarCry 5》、《看门狗 自由军团》、《控制 (Control)》、《奇点灰烬》、《F1 2020》来进行游戏效能测试。解析度均採用 1080p 来进行,各游戏的特效如内所示。并以图表呈现来让玩家们可以一眼得知各种游戏的表现如何。
在测试手法上,图表中深绿色的部分《FarCry 5》、《刺客教条:奥德赛》、《奇点灰烬》、《F1 2020》、《看门狗 自由军团》使用内建的 Benchmark 进行测试。其余浅绿色均是实际游玩并以软体抓取其 FPS 再进行平均,故这些数据仅供本张显卡参考,不宜与网路上的其他数据直接进行比较。
↑ 游戏测试数据。
由上述测试图表我们可以得知,基本上这张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的定位算是能够借助 DLSS 技术满足绝大多数 1080p 情况下特效全开,或是在打开光追并取捨一些特效的游戏效能表现,在许多游戏大作上都能够有着大约超过 60 FPS 左右的成绩。
而纵使是对特效要求极高的一些大作游戏仍然能够以最高特效超过 60FPS 运行,除了像是刺客教条、奥德赛,战地风云 5 这些以外,称得上近期最热门的 CyberPunk 2077 也能够在借助 DLSS 的情况下,达到光线追蹤 : 中特效的顺畅表现。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散热与功耗测试 : 双风扇散热器、散热表现优质
温度与功耗测试以整机的功耗 AC 端呈现,电源供应器本次採用 80 PLUS 白金牌的 Seasonic Platinum 1000W,并且以 FurMark、3D Mark Stress Test 来做为负载的基準,另外在功耗上我们亦增加一个 OCCT 的 Power Supply 项目,来模拟 CPU 与 GPU 同时高载的情况下的整机功耗,藉此提供电源供应器瓦数上的选购建议。
↑ 温度测试。
↑ 功耗测试。
在温度测试下,烧机最高温为 69 度,在 RTX 3060 的 GPU 上这样的表现当然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功耗方面,单纯对显卡进行负载最高为 314W,整机功耗为 377W,毕竟这次我们使用的是 AMD R9 5950X 进行测试,但倘若用户有搭配诸如 I9-10900K CPU 并有解锁 PL 的情况了话,还是建议各位依照建议搭配至少 550W 左右大厂可靠的电源供应器。
ZOTAC RTX 3060 Twin Edge OC 心得结论 : 中阶价位,1080p 电竞首选
这回由 ZOTAC 所推出的 RTX 3060 Twin Edge OC 显卡,採用了双风扇与四根热导管的散热设计,在基础的散热能力方面经过我们的实测,当然也没有问题,最高温也仅有 69 度,此外这张卡的用料方面也是平价可靠的定位,具备着 5 相 GPU 供电相信完全足以应付 RTX 3060 这颗中阶核心的耗电量。
而在性能与游戏的测试方面,我们也採用了 1080p 的解析度下测试了几款游戏,受惠于 DLSS 的加持,许多大作游戏都可以在开启光追下以超过平均 60 FPS 的效能下运行,当然一些要求比较高的游戏就必须在整体画质方面进行一些取捨,不过相信这样子的表现对于没有那么要求特效的玩家们来说也是足够的。
这回 RTX 3060 瞄準了主流 1080p 玩家们的游戏需求,可以说是中阶定位的游戏卡首选,对于想要畅玩游戏、中价位预算的玩家们来说,选择这张 ZOTAC 推出的 RTX 3060 Twin Edge OC 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