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RTX 30 系列笔记型显示卡的更新,各家笔电厂商也同步释出一系列升级,这次要开箱由 GIGABYTE 推出的 AORUS 15G XC 电竞笔电,便是将独立显卡升级至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的显示卡,并搭配 10 代 Intel Core i7-10870H 处理器。并且在体积与重量上,进一步瘦身,让厚度与重量分别来到 2.3 公分与 2 公斤,同时兼具效能与携带性。
GIGABYTE AORUS 15G XC 规格
系统:Windows 10 Home
处理器:Intel Core i7-10870H 8C16T 2.2GHz (Max 5.0GHz)
记忆体:2 x SO-DIMM DDR4 8GB 2933 (Max 64GB)
晶片组:Intel HM470
绘图晶片:NVIDIA GeForce RTX 3070 8GB GDDR6、Intel UHD Graphics
显示器:15.6” FHD 1920×1080 240Hz NTSC 72% X-Rite Pantone出厂校色认证
储存装置:1 x 512GB PCIe SSD、1 x M.2 2280(PCIe & SATA)
I/O 连接埠:3 x USB 3.2 Gen1 Type-A、1 x USB 3.2 Gen1 Type-C、HDMI 2.1、mini DP 1.4、分离式耳麦孔、UHS-II SD读卡机、RJ-45、DC In
音效:2 x 2W 喇叭单体、Nahimic 3
网路:RTL8125-BG REALTEK (2.5G)、Intel AX200 Wireless
电池:99Wh
尺寸:405 x 276 x 26 mm
重量:2.0 kg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笔电显示卡更新
关于这次更新于 RTX 30 系列笔记型显示卡,採用与桌上型一致的第二代 RTX 架构 Ampere 架构,包还第二代光线追蹤 RT 核心、第三代的机器学习 TENSOR 核心跟全新的串流多处理器。拥有最多高于前代 2 倍的输送量,让玩家能够藉由光线追蹤获得更好的效果,与透过 DLSS 智慧渲染出更流畅的体验。
这次开箱的 AORUS 15G XC 在显示卡方面更新至 NVIDIA 最新 RTX 30 系列的 RTX 3070 显示卡,显卡本身有着 5120 个 CUDA 核心与 8GB GDDR6 的显示记忆体。相比之前用于笔记型电脑的旗舰 RTX 2080 Super,虽然记忆体容量相同,但核心数大幅提升。
↑ RTX 30 Series Laptops。
↑ RTX 30 系列 Laptops 採用 Ampere 架构。
↑ RTX 30 笔电系列规格对比,此次开箱的 AORUS 15G XC 採用 RTX 3070。
GIGABYTE AORUS 15G XC 开箱
AORUS 15G XC 延续 10 代 Intel Core i7-10870H 处理器,有着 8 核心 16 执行续,并搭配 2 条 16GB-2933 记忆体,总共 32GB 的记忆体容量非常之多。储存装置方面,则是内搭一根 512GB 的 M.2 PCIe SSD,并且还有一个 M.2 扩充接口让玩家自行扩充。
当然其他 AORUS 电竞笔电主打的特色也延续到 AORUS 15G XC 上,包含经过X-Rite Pantone 校色认证并达到 Delta E<1 色準的萤幕、Microsoft Azure AI 智慧电源管理跟 AORUS Fusion 单键键盘背光等独家功能,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 AORUS 15G XC 外盒。
↑ AORUS 15G XC 配件一览。
↑ AORUS 15G XC 本体。
15G XC 一眼就能看的出来在色调上做出改变,从过往铁灰变更加深邃的银河黑色,搭配金属磨砂质感的表面,让理应低调的颜色反倒吸引人的目光。机身也延续 G 系列的跑车造型与金属质感,在机身侧边散热孔与转轴都有融入稜形线。
↑ AORUS 15G XC 前侧。
↑ AORUS 15G XC 测边散热孔与萤幕转轴。
↑ AORUS 15G XC 机身后侧散热孔融入跑车尾翼。
接下来将笔电掀开,看到笔电的萤幕面与键盘面。可以看到笔电 3 边宽度仅 3mm 的极窄设计,并达到 89% 屏佔比。而将一般会放在笔电上框的阵列式麦克风跟视讯镜头移到键盘面上方突起的位置,并设有物理式开关。
↑ AORUS 15G XC 打开。
↑ AORUS 15G XC 极窄边框并有软垫缓冲。
↑ AORUS 15G XC 视讯镜头位置。
再来看到键盘面,可以看到上方散热孔的造型从过去的线条换成稜形排列,并且中央有圆点开孔增加散热面积。而笔电键盘是完整的全尺寸键盘,并将方向键融入到数字键中,虽然跟一般桌上型键盘的使用习惯有差异,但整体更加美观。
↑ AORUS 15G XC 键盘面。
↑ AORUS 15G XC 散热孔与电源键。
↑ AORUS 15G XC MIT。
15.6 吋 240Hz FHD 萤幕出厂 X-Rite Pantone 校色认证
GIGABYTE AORUS 17X YB 的萤幕大小为 15.6 吋,电竞面板为 SHARP 所提供的 LQ156M1JW03,有着 FHD 1920*1080 的解析度、240 Hz 的高更新率跟 4ms 的反应时间,让玩家的游戏过程能有更流畅的体验。
色彩表现上,则是 72% NTSC 100% SRGB 的广色域面板规格,再加上在出厂时进行 X-Rite Pantone 预先校色,有着与 Delta E < 1 的色彩精準度。让玩家感受真实的游戏色彩外,也能将笔电当作创作工具使用。
↑ AORUS 15G XC 点亮。
↑ AORUS 15G XC 萤幕规格。
↑ AORUS 15G XC 自带设定档。
全尺寸孤岛式键盘、AORUS Fusion 单键键盘背光
AORUS 15G XC 配备了包含数字键的全尺寸孤岛式键盘,虽然为了减少重量与厚度改用剪刀角设计,但仍有 2.0mm 的键程。实际按压的感想,比起一般笔电键盘的多了一点段落感外,触底时也会有一点有弹性的回馈。
这副键盘除了有全键盘防鬼跟单键巨集的功能外,也有 AORUS Fusion 单键键盘背光可以从透明的英数字跟功能图示露出。除了能从 Control Center 进行控制外,也能从键盘直接用组合键自定义。
↑ AORUS 15G XC 键盘点亮。
↑ AORUS 15G XC 键盘键程 。
I/O 配置可双萤幕输出、4个 USB 3.2 Gen 1 扩充
接下来看到两侧的 I/O 介面,可以看到机身左边从后到前分别是 1 个 HDMI 2.1、1 个 mini DP 1.4、1个 USB 3.2 Gen 1 Type-A、1 个耳机麦克风结合的音源接孔跟 1 个 RJ45;而右侧从后到前分别是 1 个 DC in、SD 读卡机、1个 USB 3.2 Gen 1 Type-C 跟一个 1个 USB 3.2 Gen 1 Type-A。
简单来说这样的配置满足主流的基本需求,整机共有 3 个 USB Type-A 跟 1 个 USB Type-C,让越来越多 Type-C 设备也有地方使用。并且在介面配置上面,把显示输出的介面极中在机身左侧,让右侧滑鼠有更多的使用空间,算是个考量到使用者习惯的小巧思。。
↑ AORUS 15G XC 左侧 I/O 介面。
↑ AORUS 15G XC 右侧 I/O 介面 。
WINDFORCE infinity 散热系统:5 散热导管、4组出风口
接下来翻到底部,可以看到有大面积的网状散热吸风口,通透程度甚至可以看到内部的风扇、记忆体等零件。并在四周透过脚垫进行垫高,一方面能从下方更好吸风外,更大的开孔也意味着能有更多的进风量并更有效率的进行散热。风道设计是由底部与键盘面吸风,再从侧边 4 个出风口排出。
WINDFORCE infinity 散热系统,由左右 2 颗 12V 跟 71 片的风扇分别为处理器与显示卡进行吸风,并搭配共 5 条全铜散热导管。其中,中间有 2 条同时为显卡与处理器平衡散热热、而显卡与处理器导热个独立 1 条散热,以及再 1 条帮显卡加强散热。
↑ AORUS 15G XC 底部。
↑ AORUS 15G XC 内部规格全览。
↑ AORUS 15G XC 散热模组细看 。
记忆体方面,可以看到先预装了 2 条由 SAMSUNG 出厂的 16GB-3200 的 U-DIMM 记忆体,但因为平台限制,时脉最高只能上到 2933Mhz。储存装置则是有一条 512GB,并还有一个 M.2 插槽可安装 PCIe 或 SATA 介面的固态硬碟。
↑ AORUS 15G XC 记忆体。
↑ AORUS 15G XC PCIe SSD 与 Intel AX200 Wifi6。
其余规格,无线网卡方面採用了 Intel AX200 Wifi6,有线网卡则是 REALTEK 的 RTL8125-BG 2.5G,两者可以藉由 DoubleShot Pro 获得更好的传输速度。笔电电池规格则是 99Wh、6514mAh 的大容量,并搭配 230W 的变压器。
↑ AORUS 15G XC 另一个 M.2 插槽。
↑电池规格为 99Wh、6514mAh。
Control Center 系统控制与 AZURE AI 电源管理
技嘉将笔电的硬体监控、萤幕效色、键盘背光、风扇调节等功能都整合于 AORUS Control Center。而电源效能方面,除了能在软体中进行调整外,也有 Microsoft Azure AI 人工智慧管理,会在后面进行介绍。
首先是 Smart Dashboard 智慧仪表板,玩家可在此监控 CPU、GPU、记忆体跟硬碟的使用率与详细资讯、电池资讯与电源计画、风扇的状态与转速等。
在连结电源下,Device Information 硬体资讯状态中能调整 CPU、GPU 的各段效能,其中 CPU 分为 ECO、Normal、Sport(+)、Boost共 5 段、 GPU 则有 Maximum 与 Turbo 共 2 段,如果玩家开启 Azure AI 智慧管理,则会经由深度学习针对不同程式自动进行调节。
↑ Control Center 仪錶板。
在管理中心页面中,则能一键开启勿扰模式、 Wifi 、蓝芽、 X-rite 色彩效正、Win 键锁、计算机、 语音等功能,或是对充电模式、萤幕色温、电源模式等进行深度调整。
其中 AORUS Graphic Switch 显示卡切换的功能,能够自主定义纯独显输出或搭配内显进行切换。简单来说,就是限制笔电只能用独显输出或内显输出,不过此功能需要重启系统才会生效。
↑管理中心。
RGB 设定则是对键盘的灯光进行控制,键盘方面除了个性化单点 RGB 灯光设定外,也提供包含呼吸、波浪等多达 18 种的预设灯效,并且能微调亮度、速度,以及颜色与方向。
↑ RGB 设定。
最后来看看技嘉与微软合作所推出的 Microsoft Azure AI 智慧电源管理,是将侦测当下执行的程式或游戏,并经由机器学习来最佳化 CPU、GPU 与风扇的效能。主要分成 Edge AI 本地化纪录或 Azure AI 云端纪录两种模式。
当未连结电源时,AI 功能会关闭,此时会分成 Balance 平衡、Battery Saving 电池保护与 Performance 性能模式,对应着 AORUS Control Center 中电源管理的平衡、节能与高效能三种模式。另外可以看到新的介面上,有多一行用户目前开启程式的页面,针对不同的程式有不同的电源管理。
若连接电源时,才会开启 AI 调整功能,由上到下分别为 AI Disable,关闭 AI 功能改从 Control Center 硬体资讯状态手动调整。以及本机所搭载的 AI 模型AI Edge Learning、联网从云端获得设定的 AI Azure Learning,后者还分为纯下载或同时上传下载两种模式。
↑ 未连结电源时。
↑ 连结电源时。
AORUS 15G XC 效能测试
此次测试的机种为 AORUS 15G XC,详细规格如下:处理器为 i7-10870H 处理器、RTX 3070 显卡与 32GB*2 DDR4-2933记忆体。由于此次更新主要是在显卡方面,因此在以下的测试环节,都会着重在显卡的测试,并全程连接电源并以 AI EDGE 电源管理模式进行。
而在显卡驱动方面,版本为 461.23 Beta 测试版本,因此在测试时各项成绩可能跟正式版本有落差。
CPU-Z 检视处理器规格,Intel Core i7-10870H 代号为 Comet Lake、14 奈米製程,有着 8 核心 16 线程。顺代一提,这颗处理器是 2020 年第三季更新的 H 系列处理器产品。
↑ CPU-Z。
GPU-Z 仅能辨识出一点独立显卡 RTX 3070 Laptop GPU 的资讯,可以看到显示卡基础频率 780MHz、超频频率 1290MHz,并有 5120 个 CUDA 核心与 8GB GDDR6 的显示记忆体,后者为美光供应,记忆体频率为 1500MHz。
↑ GPU-Z。
CPUmark 99 老牌测试软体,能判别出处理器的单核心能力。i7-10870H 单核基础时脉为 2.4 GHz,在进行测试时单核能最高4.9 GHz,并获得 803分。
↑ CPUmark 99。
DXVA Checker 判读结果,最高支持到 AV1、HEVC、VP9 VLD 等级的 8K 解析度影片硬解,再加上 HDMI 2.1 介面,高解析与高帧数影像不是问题。
↑ DXVA Checker。
CINEBENCH R20 & R23 是基于 MAXON Cinema 4D 三维绘图软体所开发,实际以 3D 渲染来测试处理器效能,新款 R23 虽然情境跟 R20 相同,但由于採用更新过的编译器,因此这三款并不能一同比对。
旧款的 R20 测试当中,i7-10870H 则获得单核 465 多核 3206 的成绩;在最新的 R23 测试当中,i7-10870H 获得单核 1204 多核 7697 的成绩。
↑ CINEBENCH R20。
↑ CINEBENCH R23。
V-Ray Benchmark 基于 V-Ray 渲染器的测试软体,同样是以光线追蹤的耗时进行测试,但能以分数化来判断 CPU 或 GPU 的渲染效能,而在此测试当中,i7-10870H 获得 9651 ksamples、RTX 3070 Laptop 获得 425 mpaths。
↑ V-Ray Benchmark。
WinRAR是常见的压缩软体,虽然能支援多执行续,但实际进行压缩工作时还是将大部分工作交给单一核心,因此较吃重单核性能。在内建的基準测试下,i7-10870H 有着 21940 kb/s 的处理速度。
↑ WinRAR。
7-Zip 压缩软体则可以更加的表现出多核心的优势,并且能同时测试出压缩与解压缩的效能。在内建的基準测试下,i7-10870H 在压缩方面有 55379 kb/s 的处理速度,、解压缩有 795463 kb/s 的速度。
↑ 7-Zip。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分别用不同编码来判断处理器的影音转档性能,i7-10870H 在 X.264 有着 45.8fps 的性能;在 X.265 则有着 27.8 fps 的表现。
↑ X264 / X265 FHD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进行储存效能测试,做为系统碟的 ESR512GTLCG-EAC-4 在循序读写 Seq Q32T1 有着读 1939.8 MB/s、写 2519 MB/s 的高效能跟混合 2321.45 MB/s。
↑ CrystalDiskMark。
AIDA64 记忆体与快取测试,笔电使用 DDR4-2933 16GB*2 记忆体,读取 40978 MB/s、写入 44694 MB/s、延迟 62ns。
↑ AIDA64。
PCMark 10 程式模拟测试,能针对 Essentials 基本电脑工作、Productivity 生产力、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三大方面来判断电脑效能,AORUS 15G XC 共获得总分 6551 分。其中在程式启动、视讯会议等基本电脑工作上获得 9366 分;在以文书工作为测试的生产力中获得 8369 分。在较吃效能的影像内容创作与游戏上,则获得 9737 分。
↑ PCMark 10。
PCMark 10 Applications 生产力测试,实际运行 Microsoft Office 三大件:Word、Excel、PowerPoint 跟浏览器 Edge,并计算运行时间将效能分数化。可以看到除了开启 Word 需要耗近 1.8 秒的时间,其余启动等工作几乎都能在 0.5秒左右完成。最终,AORUS 15G XC 共获得总分 10916 分,效能非常不错。
↑ PCMark 10 Applications。
3DMark Fire Strike 是模拟基于 DirectX 11 的游戏测试,将电脑在运行 AAA 游戏时的表现以分数化来评断。而Fire Strike、Extreme 与 Ultra 则分别在 1080P、2K 与 4K 解析度下运行,AORUS 15G XC 分别获得 14143、7032 与 3326 分;RTX 3070 Laptop 显卡分数则分别获得 23342、11105 跟 5805 分。
↑ 3DMark Fire Strike。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3DMark Time Spy 是模拟基于 DirectX 12 的游戏测试,以分数化来评断电脑在运行 AAA 游戏时的表现。而Time Spy 与 Extreme 则分别在 2K 与 4K 解析度下运行,AORUS 15G XC 分别获得 5940 与 2759 分;RTX 3070 Laptop 显卡分数则分别获得 8731 跟 4124 分。。
↑ 3DMark Time Spy。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3DMark Port Royal 是基于 DirectX 12 DXR API ,在 2K 解析度下进行实时光线追蹤测试,在包含大量的光晕与色调的场景下,获得物里性阴影与反射效果。AORUS 15G XC 在此测试中,获得 5198 分,然而解析度跟笔电的 FHD 萤幕还是有差距,仅供参考。
↑ 3DMark Port Royal。
AORUS 15G XC 实际游戏测试
接下来进行游戏测试,实际进行《看门狗:自由军团》、《大地长征5》、《边缘境地 3》、《电驭叛客 2077》、《战慄深隧:流亡》、《地平线:期待黎明》、《控制》、《刺客教条:奥德赛》跟《刺客教条:维京纪元》十款游戏进行实测,详细的画面配置如下图所示。
搭载 RTX 3070 Laptop 显示卡的 AORUS 15G XC 在上述大作下,解析度 1080P 并画面选项最高的设定下,一些过去很吃效能的《刺客教条:奥德赛》、《电驭叛客 2077》都能获得 60 帧以上的平均帧数。在过去同规格的笔电必须调降画质才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效能进步可见一般。
不过科技日新月异,在经过半年的发展(包含新显卡的发售与新世代主机的推出),新的「效能杀手」游戏也崭露头角。像是越野赛车游戏《大地长征5》跟年度大作《电驭叛客 2077》都需要将画质调降到次高的选项,才可以平均帧数 60 帧。
↑ AORUS 15G XC 游戏测试。
接下来看到光追测试,测试游戏包含《古墓奇兵:暗影》、《战慄深隧:流亡》、《大地长征5》、《看门狗:自由军团》、《电驭叛客 2077》、《控制》6 款游戏包含 3DMark 自带的 DLSS Feature Test 测试共 7 项。
其中《大地长征5》并不支援 DLSS;而《古墓奇兵:暗影》、《战慄深隧:流亡》两款虽支援 DLSS 但不支援 DLSS 2.0 因此不能在 1080P 解析度下开启,剩下的《看门狗:自由军团》、《电驭叛客 2077》、《控制》(与 3DMark DLSS Feature Test)则支援 DLSS 2.0,并可以设定效能、平衡、品质三段,具体的画面配置如表单所示。
结果如下,在没有 DLSS 情况下若是比较不吃效能的游戏如《古墓奇兵:暗影》仍可以超过 60 帧的表现,其余如《战慄深隧:流亡》、《大地长征5》勉强在 55帧左右。而开启 DLSS 这边的状况,《看门狗:自由军团》可以平均帧数超过 60 帧,但效能的《电驭叛客 2077》、《控制》即便开启 DLSS 平衡模式无法达到 60 帧及格。玩家若对帧树有要求建议将 RTX 特效调低或将 DLSS 从平衡调成更激进的「效能」设定。
↑ AORUS 15G XC 光追测试。
AORUS 15G XC 温度测试
温度测试方面,使用第三方软体分别测量一般待机下、FurMark 烧机测试(显示卡)、CINEBENCH R23 渲染压力测试(处理器),以及 3DMark 稳定性测试(模拟实际游戏) 4 种场景,并取过程中最高的温度进行测试。
结果如下,在 AIDA 64 压力测试下,处理器温度来到了 91 度,而吃处理器效能的 R23 渲染测试也同样是 91 度。不过在针对显示卡的压力测试上,处理器的温度连带也会来到 91 度,反而在 R23 压力测试下显卡没有带起显卡的温度,推测是显卡多一条散热管帮助散热带来的成效。
另外在接近一般游戏环境的 3DMark Time Spy 压力测试景下,此时处理器温度在 78 度、而显卡温度在 82 度。主要是处理器方面,并没有压力测试表现得那么夸张。
↑ AORUS 15G XC 温度测试。
在运行 3DMark Time Spy 压力测试时,也透过测温枪测量表面温度。由于 AORUS 15G XC 在散热设计上也会运用到键盘面加强,因此在显卡对应的键盘、散热孔部分温度会稍高来到 46 度。其他部分如手拖处、触控板则都能控制在 30 度以下。另外也同时测量当下的噪音表现,从人位处测得噪音为 51 db,戴上耳机即可忽略的程度。
↑ AORUS 15G XC 表面温度。
AORUS 15G XC 续航测试
续航测试部分,则以 PCMark 10 BatteryBattery Profile 的 Modem Office 模式进行测试。笔电方面设定为 Azure AI 的 Balance Mode,并且使用内显输出进行测试。
实际进行如文字输入、网页浏览跟视讯会议等一般使用场景,并在中途插入空閑时间来模拟一般使用者情境。最终,AORUS 15G XC 从 95% 电量到 5% 总共有 5 小时 16 分钟的续航时间,以电竞笔电来说算是可接受的範围,但距离官方的 8 小时数据还是有点距离。
↑ AORUS 15G XC 续航测试。
总结
AORUS 15G XC 以主流 1080P 萤幕,搭配 i7-10870H 处理器、16GB*2 双通道记忆体,与此次更新重点的 RTX 3070 Laptop显示卡组合,在实际游戏表现上,各种 AAA 大作都能够获得超过 60 帧的稳定表现,而游玩电竞类型游戏(如虹彩六号:围攻)也能充分发挥 240Hz 萤幕的效能。若玩家想要体验光线追蹤,也能透过 DLSS 2.0 人工智慧渲染,视觉与流畅度皆得。
若将此次笔电的 RTX 3070 Laptop GPU 与日前测试过 RTX 2070 Super 的同级笔电相比(i7-10875H、16GB RAM),以 3DMark 图形分数单独比较做为参考,RTX 3070 Laptop GPU 都有着 10% 至 20% 内的效能提升。若以实际游戏表现作为例子,则是将过往 50 帧左右的游戏提升到超过 60 帧的增加,让原本不够流畅的游戏体验提升许多。